2020年5月18日,發(fā)表在《英國運動醫(yī)學雜志》(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)上一項對現有研究進行系統性回顧的分析發(fā)現,每周進行瑜伽運動可能能夠緩解心理疾病患者的抑郁癥狀。
“這項分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鼓勵人們做瑜伽,因為現在有了科學證據表明瑜伽能夠緩解抑郁?!蹦习拇髮W(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)博士研究生、運動生理學家賈辛塔·布林斯利(Jacinta Brinsley)指出。
為什么選擇瑜伽?
瑜伽是一種運動形式,常被推薦用于緩解抑郁和其他心理狀況??茖W家相信運動能夠促進血液流向大腦,尤其是杏仁核和海馬等區(qū)域——這兩者都能夠控制情緒、應對壓力?!斑\動通過多種機制改善心理健康,其中一種就是內啡肽?!辈剂炙估赋觥?/p>
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瑜伽能夠調節(jié)人體的中央應激反應系統,也就是下丘腦-垂體-腎上腺軸。瑜伽也能夠改善睡眠,增進社交。
瑜伽也是一種精神修行,主張身心合一。瑜伽包括通過體式、呼吸和冥想練習。羅伯遜指出:“瑜伽哲學讓我們把身心看作一體,鍛煉身體的一個位置,對整個身體系統都有影響。所以當你帶著正念鍛煉腿部,不僅加強了股四頭肌,也可改善精神狀態(tài)?!?/p>
瑜伽是身心靈的藝術
雖然很多人認識瑜伽是從瑜伽的身體層面,就是瑜伽的體位法練習開始的,但是瑜伽是所有身體層面運動項目中最獨特的,這個不僅是在關于瑜伽的主要經典中有記載,而且還得到了現代科學的證實:瑜伽實際上是身心靈連接的一個修煉。
“身”就是指身體,“心”是指心理,“靈”則是指宇宙萬物皆具的能量,也可稱之為靈性。和其它東方古老的修行藝術一樣,瑜伽練習的是三個層面的統一與和諧,將人視作身心靈的統合體,以尋求整體的健康與靈性的成長。
瑜伽從身體練習開始深入內在
瑜伽的經典告訴我們真我并非是物質軀體,軀體不過是靈魂(Atman)的包裹。人的完整的“我”共有五層,稱為五鞘。
第一層是食物鞘 Annamaya Kosha-從食物中獲得能量的我最熟悉的身體,包括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我們以為就是我們全部的東西,這些只是洋蔥皮而已。
第二層是氣能鞘 Pranamaya Kosha-進一步深入瑜伽,我們就可以通過呼吸法和一些精細的知覺來獲取和調整能量。這個層在瑜伽練習者中也會可遇不可求地窺見一瞥,比如,有一天你的瑜伽練習就像你借用了一個高手的身體。那時候,你也許在一個很短的時間里,亂入了氣能鞘。
第三層是心意鞘 Manamaya Kosha-從情緒或信念中獲得力量,這個對大多數的瑜伽練習者來說只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了。除非你在冥想禪修上有很高修煉境界,并且有超強的覺知。
第四層是覺悟鞘 Vijnanamaya Kosha-這已經是很高的層面,只有覺悟的宗師們可以達到,現代瑜伽士能達到這個層面的非常罕見。
第五層是喜樂鞘 Anandamaya Kosha-是指在修行過程中,基于智慧的覺悟達到超越心意、超越智慧的靈性喜悅的體驗,這是離靈魂最近的鞘,最后要通過它來認識本我Atman--永恒靈魂的存在。進入到這個鞘就是永久地開悟了,百年都不會有幾個人。
瑜伽能康復抑郁癥的原因
瑜伽能夠康復抑郁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瑜伽利用了呼吸、冥想、激活橫膈膜、唱誦等方式激活了迷走神經張力,調節(jié)交感和副交感神經。
為什么按摩和瑜伽能讓人放松?為什么焦慮過度的時候容易胃疼?這都和人類的迷走神經(vagus nerve)有關?!懊宰摺痹诶≌Z中是“流浪”的意思,迷走神經這個名字很形象,因為它能到達身體各個部分。迷走神經為第10對腦神經,是腦神經中最長,分布最廣的一對。
含有軀體感覺纖維、內臟感覺纖維、軀體運動纖維和內臟運動纖維四種纖維成分。屬于副交感神經系統,與交感神經系統拮抗性地調整人體的心率、呼吸、腺體分泌及肝、腎上腺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分布等。
迷走神經張力主要是指迷走神經對心率的抑制控制,研究表明,迷走神經張力是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的關鍵。我們可以通過跟蹤心率和呼吸頻率來測量迷走神經張力。
通常情況下,當你吸氣時,你的心率會略微加快,當呼氣時,心率也會下降。迷走神經張力就取決于吸氣心率和呼氣心率的差異,差異越大,說明迷走神經張力越高。與低張力相比,迷走神經張力高能使身體在緊張情況下得到更好的放松。
除了能夠在壓力之后更快地放松,迷走神經張力高的人還有更好的內部系統功能,包括:
* 更好的血糖調節(jié);
* 降低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;
* 降低血壓;
* 由于消化酶的適當產生而促進更好的消化;
* 更少的偏頭痛;
* 更少的抑郁;
* 減少焦慮(他們會更好地處理壓力)。
不幸的是,迷走神經張力低的人更容易出現心臟問題和中風、糖尿病、慢性疲勞綜合癥、抑郁癥、焦慮癥、認知功能障礙,還有諸如甲狀腺疾病、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、炎癥性腸病、子宮內膜異位癥、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斯蒂芬·西爾伯斯坦(Stephen Silberstein)醫(yī)學博士是費城托馬斯杰弗遜大學醫(yī)院(Philadelphia’s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Hospitals)的神經學教授和頭痛中心主任,他說:“交感神經系統在戰(zhàn)斗或逃跑時發(fā)揮作用,而副交感神經系統則讓人更加冷靜?!?/p>
西爾伯斯坦說,幾乎所有人們覺得放松的事情(比如冥想和深呼吸)都與迷走神經活動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的增強有關。他說:“我們過去的研究表明,抑郁癥患者的迷走神經活動受損,我們試圖讓患者通過做瑜伽或深呼吸冥想來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發(fā)現很多類似的方法都能激活迷走神經?!绷硪环矫?,壓力和焦慮與迷走神經不活躍有關,這可能就是壓力和焦慮容易導致其他疾病的原因?!?/p>
(文章來自“有來心理”公眾號,關注可獲取更多科普。)



![[object Object]](https://file.youlai.cn/cnkfile1/M02/BE/99/02DE36D6FA1E1CE116DBFE24F99FBE99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360,m_lfi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