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聲明: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,為了保護產婦隱私,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)
摘要:31歲產婦妊娠后定期產檢,于孕23周發(fā)現胎位不正;孕34周發(fā)現胎兒由橫位轉為臀位,并且臍帶繞頸二周;孕37周,突然出現少量陰道流液,無腹痛和陰道流血現象,于我院就診,檢查發(fā)現無宮縮、宮口未開,短時間無法分娩,同時胎兒胎位不正、胎監(jiān)不理想、羊水少,遂給予行剖宮產終止妊娠。治療效果良好,胎兒順利娩出。
【基本信息】女、31歲
【疾病類型】胎位不正
【就診醫(yī)院】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江濱醫(yī)院
【就診時間】2022年3月
【治療方案】手術治療(剖宮產手術)+口服藥物治療(氨酚雙氫可待因片)+注射藥物(縮宮素注射液、注射用頭孢曲松鈉)
【治療周期】住院治療5天
【治療效果】治療效果良好,胎兒順利娩出
一、初次面診
31歲產婦自述:既往人流1次,自然流產1次。末次月經2021年7月1日,停經6周查B超提示宮內早孕,預產期2022年4月8日。孕10周到我院門診建卡并定期產檢,孕23周檢查系統(tǒng)彩超提示胎兒橫位,相當于孕22周3天。2月23日孕34周產檢查彩超提示“晚孕單活胎,臀位,相當于孕33周,臍帶繞頸二周”,雖然發(fā)現胎位不正,但是由于存在臍帶繞頸二周,所以未指導糾正胎位。
3月18日剛到37周胎齡時,產婦自覺胎動增多,突然出現少量陰道流液,無腹痛和陰道流血現象,遂到醫(yī)院就診。門診查PH試紙變色,診斷“1、孕3產0孕37周活胎待產;2、臀位(即胎位不正);3、胎膜早破;4、臍帶繞頸?!绷⒓词兆≡?。

二、治療經過
入院后,給予產婦完善血常規(guī)、凝血功能、胎監(jiān)、胎兒彩超等檢查,彩超提示“晚孕單活胎,臀位,相當于孕36周,臍帶繞頸二周,羊水少”,胎監(jiān)提示“反應不典型,胎心無加速,胎動多,無宮縮”,陰道檢查見陰道內有少量羊水,宮口未開,胎臀高浮。
建議產婦臥床休息,給予抬高臀部。向產婦交待病情,目前產婦無宮縮,宮口未開,估計短時間內無法分娩,同時胎兒胎位不正、胎監(jiān)不理想、羊水少,有剖宮產指征,建議產婦盡早剖宮產終止妊娠。產婦與家屬商量后同意剖宮產,遂于當日完善術前準備行剖宮產手術,術中以臀牽助娩一活嬰,臍帶繞頸二周,1分鐘阿普加評分7分,給予保暖、給氧等措施后,5分鐘評分8分,10分鐘評分10分。術后給予鎮(zhèn)痛藥物氨酚雙氫可待因片以幫助緩解疼痛,同時使用縮宮素注射液促子宮收縮治療,給予注射用頭孢曲松鈉進行抗炎治療。
三、治療效果
產婦剖宮產手術過程順利,術后產婦回到病房觀察,術后生命體征正常,產婦自覺子宮復舊疼痛明顯,給予術后鎮(zhèn)痛緩解疼痛。術后5天查房,產婦無發(fā)熱癥狀,已經排氣排便,復查血常規(guī)正常,雙乳泌乳良好,子宮復舊良好,腹部傷口愈合良好,未發(fā)生傷口滲血現象,產后惡露少,于住院治療5天后順利出院。
四、注意事項
很慶幸產婦胎兒不正伴隨胎膜早破、臍帶繞頸等現象時,能及時就診,剖宮產后母兒平安。
但是需要叮囑產婦,術后注意觀察傷口是否有脂肪液化、感染、裂開等情況,愈合不良要及時就醫(yī)復診處理。產后保證充足睡眠,增加營養(yǎng),有助于身體康復。產后42天,到門診行產后檢查和盆底康復治療,避免過早發(fā)生漏尿、盆腔臟器脫垂等癥狀。另外同房時需要注意避孕,想再次妊娠,最好間隔18個月,可以降低子宮破裂的風險。
五、個人感悟
多數產婦孕中期胎兒相對較小,羊水區(qū)較多,所以胎兒即使胎位不正,也無需處理。到了妊娠晚期,隨著胎兒增大,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空間減少,所以胎位變得相對固定,當出現胎兒胎位不正的情況下,一般醫(yī)生可以指導產婦胸膝臥位糾正胎位,但是對于本篇病例產婦,臀位伴臍帶繞頸2周的情況下,則不宜強行糾正胎位,容易引發(fā)胎兒缺氧和胎盤早剝,到孕足月后仍無法糾正,所以及時給予剖宮產終止妊娠較為關鍵。



![[object Object]](https://file.youlai.cn/cnkfile1/M02/33/9D/A5D0F2B234C7B64D2DF420BCAA67339D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360,m_lfit)